第31章(4/5)
们一行人去见纪楚,范县丞已经在等着。
这么一看,大家都是行伍出身,竟然在安丘县衙门碰头。
纪楚抬头看向众人,笑道:“呼宝成回来了,大家一路辛苦。
”
黄总旗拱手,他是带队的,等安丘县这边安顿好,会再带一队人马去往沾桥县。
互相介绍后,得知黄总旗等人不需要休息,纪楚便让范县丞带着他们去往下面村镇:“魏家镇人口多,派两个人,其他各村留一个就好。
”
“务必要训练到位,预防做好了,才能减少百姓们的损失。
”
范县丞领命,带着众人离开。
不过走之前,先去了谢主簿那里登记名字。
黄总旗问道:“这是为何?”
“兄弟们过来辛苦一趟,纪大人肯定不会亏待大家。
”范县丞笑道,“每日补贴三十文,另有好菜相赠。
”
“等大家走的时候,再把酒补上。
”
谢主簿那边也道:“补贴的银钱随时都能支取,若无特殊需要,那就一旬一结,可好?”
包吃包住,还有出差补助。
一天给三十文,走的时候还有礼物酒水。
出来办差,肯定不能让大家白做事,纪楚这点还是懂的。
不过话都说到前头,是多是少,大家心里有数。
有了好处,黄总旗等人更加热心,一定要把乡兵们教会了才成,虽说每日给的铜板不多,也聊胜于无。
但提前讲明白,倒是个爽快人。
怪不得一个范县丞,一个呼宝成,都对纪县令死心塌地。
范县丞等人去训练乡兵,谢主簿则去了县令处。
谢主簿去的时候,纪楚跟李师爷在听磨油作坊的事情。
虽说已经在每月信件里了解颇深,可真见面了,还有许多话要讲。
“州城的大大小小磨油作坊有十几家,最大的两家,一个赵家,一个沈家,两家相差不大。
”
“我所在的作坊不大不小,跟张推官家有些亲戚,行会里关系还算广。
”
呼宝成确实胆大心细,把该摸的情况摸得很彻底。
去年安丘县一县产了六百多万斤油菜籽,比其他十六个县加起来都多。
所以州城十几家作坊差点吃不下这么多货物,硬生生囤在仓库大半年,才给消耗干净。
他去的那家作坊,上个月还在榨安丘县去年产的油菜籽。
这也是他们对安丘县呼文村开作坊并不反对的原因。
甚至还会接纳前来做学徒的呼宝成。
货物太多,曲夏州所有作坊加起来,都吃不下的。
算上魏家镇想要开设的两家作坊,影响也不大。
今年油菜地增加了两万亩,所产的油菜籽只会更多,纪楚预计会在一千一百万左右。
如此数额庞大的油菜籽,按照去年的情况,各家买足自己的数额后,还会有几百万斤的剩余。
这些事情听起来,让李师爷谢主簿皱眉。
货物供不应求,东西必然涨价。
如果货物供过于求,则必然降价。
这是市场规律。
“今年收油菜籽的贩子,必然会压价。
”纪楚断言。
说到这,纪楚看向呼宝成:“所以你们村作坊,便会决定油菜市场的价格。
”
“你们村收购油菜籽的价格,便是市场的价格。
”
纪楚需要呼文村的磨油作坊开足马力,努力消耗本地所产的油菜籽。
说白了,呼文村的作坊,不仅是百姓们赚钱的地方,也是调节本地油菜籽价格的利器。
李师爷听不明白,呼宝成也有些糊涂。
倒是谢主簿一直没说话,似乎想到什么。
纪楚见大家的表情,笑着道:“到时候就知道了,先把作坊建起来。
”
“有信心吗?”
最后一句说给呼宝成听,他立刻道:“有!纪大人,草民一定办好这个作坊。
”
呼宝成虽在州城,却也知道本地制糖作坊办得有声有色,他的磨油作坊更不能差劲!
人家罗玉村因为制糖作坊,都修路了啊,眼看道路都要竣工了。
等他们呼文村赚到钱,也要修路!
外面学习大半年,终于要实战了。
纪楚这才知道,呼宝成不仅自己学,还带回来两个帮手,都是懂磨油的伙计。
有他们三个在,肯定能教会大家。
八月下旬,从年前就在说的磨油作坊,终于进行第二阶段的建设了。
第一阶段是把破庙打扫干净,修缮妥当。
这事呼文村众人已经做好了。
第二阶段,要把衙门库房里的磨油用具全部搬过去。
这可是出自大师蔡一繁之手的器具,听说不仅更省力,磨油的速度还更快。
蔡一繁两个徒弟刚忙完水车的事,听到磨油作坊开始布置器具,立刻跟过去了。
他们可不能砸了师父的招牌。
还有,在纪大人这边吃得好住得好,他们要投桃报李。
有蔡先生徒弟帮忙,呼文村的磨油作坊果然事半功倍。
一件件器具摆进去,布置得非常合理。
只要等到本地油菜收获,就可以进行第三阶段了。
第三阶段,榨油。
呼文村磨油作坊建设起来。
魏家镇那边同样如此。
魏镇长还特意来了一趟,提起镇上大户自己办作坊的事,颇有些尴尬。
让他没想到的是,纪大人并未阻拦,反而指点几处缺失。
纪大人不生气的吗?
本以为越过他来办,纪县令会不高兴。
说起来,魏家镇当初请求纪县令,是为了纪楚手里最先进的磨油器具。
如果跳过这些器具,他们也能从其他地方购置,虽说不如蔡先生所制的好用,但作坊能开起来就行。
谁都知道,这可是暴利。
可说到底,是跳过纪大人自己去办啊。
纪楚自然不介意,不过他对魏镇长道:“想来开设作坊的两家,必然也种了油菜,榨油的时候先用自家的,不要从外面收购。
”
这又是为什么?
魏镇长极为不解。
纪楚笑:“按照我说的做就好,谁要敢违抗,那我可新仇旧账一起算了。
”
纪楚虽然在笑,魏镇长却觉得一阵寒意。
好像有大事发生?
等魏镇长把纪县令的话转达过去,开作坊的两家面面相觑。
“纪县令说话一向算数。
”
“那我们就用自家田地的油菜,也没什么吧。
”
“所以县令要做什么?”
魏镇长摇头,他不知道啊。
其实并非纪楚要做什么。
而是聚集在安丘县的油菜贩子们要做什么。
问,一个地方货物太多,供大于求,那怎么办。
答,降价啊。
那如果一个地方的货物非常好,也有人需要,但就是硬生生等着降价,联手做低价格,企图从中牟取暴利,怎么办。
纪楚去年计算油菜产量的时候,便意识到这个问题。
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