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5/5)
零用钱,但杨盼娘还是渴望和哥哥姐姐一样,能自己赚钱。
“那要看你自己喜欢什么了,不然就去学一门手艺。
”
宋朝的妇女,并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尤其是贫民女子,很多早早就步入了社会,干活赚钱挣嫁妆。
而很多殷实人家,虽然不需要女儿自己赚钱挣嫁妆,也不吝培养女儿的生存技能,很多人家都送自家闺女拜师学艺,比如做厨娘,点茶分茶娘子,梳头娘子,绣娘,医女等。
杨蔓娘倒不至于让十一岁的小孩子去赚钱养家。
不过,她也不会把杨盼娘养成一个不知人间烟火的傻白甜,有一技之长还是很重要的。
无论她将来是否嫁人,有一门安生立命,可以糊口的本事都是很重要的。
“咚咚咚,咚咚咚!”
姐妹俩人正说这话儿的时候。
却听到外面有人敲门。
“定是巧姐儿给我送花样子来了。
”
杨蔓娘在家写稿子,杨士林出去做事,所以,家里买饭买炭火的事儿,都是杨盼娘在负责管着。
她经常去街头老张家的芝麻烧饼店买早饭,所以便跟他家二娘子巧姐儿熟了。
小娘子们常常聚在一起翻花绳儿,打络子。
昨儿个还跟杨蔓娘说,张巧姐从她出嫁的姐姐那里得了一个新鲜花样儿,答应今日拿过来和她一起描。
“这般快就来了。
”
杨盼娘原以为是张巧姐,谁知开了门,却是大掌柜朱贵和自家二哥。
“啊,是大掌柜啊。
”
朱贵从荷包里拿出一枚银豆子,递给杨盼娘。
笑眯眯的道:
“三娘过年好,你大姐在家吗?”
杨盼娘看见银豆子,大眼睛顿时一亮。
虽然家里的钱匣子在哪,大姐从来都不瞒着她。
但她就是个小财迷的性子,天生爱和人讨价还价,就算平常出去买个卤猪蹄儿,都能讨价还价让摊主给搭一个卤鸡爪子。
“嘿嘿,贵叔过年好,谢谢贵叔。
”
收了银豆子,财迷的杨盼娘嘿嘿一笑。
很自然的换了称呼:
“大姐她正在吃饭呢,贵叔您进来坐吧,我给您倒茶。
”
杨蔓娘在里面就听见声音了,也估摸着朱贵这两日应该要来了。
“贵叔过年好。
”
见朱贵进来,笑着拜了一句晚年。
朱贵哈哈一笑,还礼坐了下来,直接开门见山:
“我这年过的好不好,还要看娘子你呢,不知娘子的新书准备的如何了?是准备写什么样的故事?如今有多少存稿可用的?”
“贵叔放心。
”
杨蔓娘知道朱贵很忙,东家朱旭还有其他的产业,报房一摊子事儿都是他在管着。
自然也不叫他多等,便去书房取来了这些天的心血之作,递给了朱贵。
朱旭接了过来,一看开头的书名。
《梦回盛唐》。
盛唐?新书说的是唐朝的事儿?
朱贵挑了挑眉,耐心的往下读。
一个当朝的小娘子,不小心割破手指,血滴在了一枚莲花玉佩上,便昏迷了过去。
醒来之后,就穿越到了大唐武德年间。
嚯!
朱旭忍不住坐直了身子。
这,这开头,还真是离奇哪!
顿时便对接下来的情节,生出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