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5)
话分两头。
却说曹家族学这样富贵人家里发生的事情,杨蔓娘自然是无法知晓的。
作为一个勤劳的打工人,早上更夫的梆子声儿一响,还是要离开温暖的被窝儿,准时起床准备上工。
伴随着不知谁家的狗叫声和公鸡报晓声儿,开始了一天的平凡生活。
老三杨盼娘也早早的起来了,正在生炉子,老二杨士林披了羊皮裘,去东边儿的耳房里拿冻白菜和冻猪肉肉。
今儿的朝食,是贴的红糖饼子,和白菜猪肉粥。
杨蔓娘洗罢脸刷了牙,涂上新买的护脸的茶油面脂。
这所谓的茶油面脂,是这个年代的一种护肤品,很受时下女子的喜爱。
这是一种用茶油,花子油,麻油、鲜花和香料等材料配制而成的护肤品,因为加了鲜花香气浓郁,所以也叫茶油香脂。
质地嘛,略微有些油的,但是杨蔓娘也不嫌弃,反而觉得这在寒冷的冬日里,用起来却刚刚好,涂到脸上也粉嫩自然,就像是给皮肤裹了一层薄薄的油膜,保护皮肤不受冷风的侵袭,颇有点儿现代以油养肤的意思。
是的,继新得了一辆代步牛车后,杨蔓娘也终于用上面脂了。
无论在哪个年代,爱美都是女人的天性。
不过,爱美也很费银钱就是了。
这个年代的护肤品,价格都不便宜,不提御街王家染红胭脂楼,那动辄要十几两银子的上等水粉,口脂,胭脂,面花,熟脑和画眉七香丸。
就只是那些中等的胭脂铺子里,卖的那小小的巴掌大的一罐儿茶油香脂,也要要价九十文哩。
不过,这茶油面脂,价格虽然贵了些,但是却也很经用,买的时候据那老板娘说,这一罐子面脂要是细心些,用上三个月不成问题。
而且就算不经用,杨蔓娘也是定要买的。
毕竟,这东西如今这天气,不用也不行啊,夏天热了还好,冬天不用是真遭不住啊,如今可不像现代,冬天经常暖冬,有时候路面儿上都没什么雪。
这个年代的冬天,那就是实打实的,一下雪都是没过膝盖的,每次下了之后,扫雪都是大工程,而且,越是接近三九天的时候,汴京城的天气就越冷,那风就跟刀子似的割的人脸生疼。
若是洗了脸什么都不涂就马上出门,一两个时辰功夫,能把脸吹的通红皴裂。
所以,在大宋,很多家里条件差,买不起铺子里面脂的妇人们,冬天过年的时候都会攒一点儿猪油,顺手涂在脸上保护一下皮肤。
而那些稍有条件的家庭,就讲究一些。
家里的女人都会攒钱,买上这么一小罐儿来使,也算是一种大宋小富裕娘子的消费习惯吧!
杨蔓娘家之前的条件,自然是买不起面脂的,如今经济条件允许了,当然也要对自己好一点儿。
这样中等价位的护肤品,还是要置办的。
涂上茶油面脂,梳好发髻,吃朝食,换衣裳。
出门上工,点卯。
开始一天的打工生活。
西楼三楼依旧是老样子,除了望舒阁门口,站着两个身穿皇城司冬季制服,负责守门的高大士兵以外,安静无人。
换灯笼,补灯油,擦拭烛台,除尘,开窗户通风。
一上午杨蔓娘都在三楼忙活,不知不觉,半天时间很快便过去了。
和在二楼楼梯口儿等自己的吕小娘,一起去北楼吃午饭。
一路上不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