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结局(1/5)
要说裴杼登基后发展最为迅猛的州,当属幽州。
幽州一飞冲天,连带着整个河北道也跟着享了福,蹭着幽州的海船四处做生意,就连原本隔得远的燕州也得了好处,种出来的粮食远销海外,因口感比较好,价格比一般的米还要贵上许多。
正因如此,这些年又有不少百姓主动迁到燕州一带。
好在燕州的汉人一年比一年多,当地人也学会了汉话,交流起来已经不成问题。
燕州都能如此,其他地方更不用说了。
幽州周边如此繁荣,看得不少地方眼馋不已。
谁都看出来幽州的发展势头有多猛,当然也能看的出陛下对幽州有多重视。
所以在听闻陛下想将幽州提为东都后,众人竟有种“果然如此”之感。
幽州即便不是陛下的故土,可也是龙兴之地,陛下回了长安心里也终究是惦记着那块地方。
不少老臣酸得不行,为着这事儿跟幽州那群人争论不休。
幽州系官员向来战斗力惊人,他们内部或许也有些明争暗斗,譬如郑兴成看谁都不顺眼,王绰跟江舟纵然解开了误会但也还是别扭得很,魏平性子孤僻与谁也不亲近,华观复总是嫌其他人太粗鄙……但在涉及陛下决定的事情上,幽州出来的这批官员每次都是团结得可怕。
这次也一样。
这群人只认准裴杼。
其实他们自己对将幽州变成东都也没什么想法,但是,谁让这主意是陛下提的?他们不支持陛下,难不成早支持那些不成器的老臣?做梦呢,这个东都必须尽快敲定!
朝堂上吵得昏天暗地,主要还是其他非幽州官员觉得陛下偏心,为什么扶持幽州不扶持他们的家乡?
要说名正言顺,洛阳才是当仁不让的东都之选,实在不行,江南各地也可以顶上。
他们承认幽州的确很厉害,幽州的人也都拼得很,但他们就是看不惯陛下对这地方魂牵梦绕。
争了一两个月,最终还是幽州占据上风。
没办法,圣心在那儿,一众不甘心的老臣们只能扼腕叹息。
不过也没人规定景国就只能有两个都城,东都别想了,改为上京吧。
到此时,众人还是没忘洛阳,准备将东京这称呼留给洛阳,日后若有机会便磨着陛下答应,在江南选个地方封为南京,各地都是京城,岂不更是皆大欢喜?
上京就上京吧,裴杼无所谓具体什么称呼,反正目的达成了就行。
政令颁下去后,顺带还交代了一遍下半年巡行上京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