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国家宝藏(4)(2/4)
看些书才行。
”
“哦。
”
俞飞白乖乖听训,然后轻声问道:“王观,你知道上清珠吗?”
显然,他是不甘心自己挨批,也要拖王观下水。
对此,王观轻轻一笑,点头道:“当然知道,这是唐代的东西。
不仅是上清珠而已,另外还有记事珠、避尘珠,这三样东西号称是唐朝三大宝珠。
”
“不是吧。
”
俞飞白一怔:“避尘珠我可以理解,但是记事珠与上清珠又是怎么回事?”
“说起记事珠,却也有几分神奇。
”
这个时候,王观微笑解释道:“据说在唐代开元年间,当时的宰相张说有一枚珠子,绀色有光,温润如玉。
或有阙忘之事,直接把玩珠子,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所以又称为记事珠。
”
“真有这样玄妙?”俞飞白多少有些怀疑:“真的假的……”
“或许有几分夸张,但是珠子确有其事。
”
此时,侯老笑道:“而且,我们觉得这可能是一种心理暗示。
把玩宝珠的时候,其实就是沉心静气的过程,心平气和之下,一些事情自然是豁然开朗。
”
“嗯,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俞飞白想了想,也赞同道:“毕竟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在流传的过程之中,很容易被夸大了。
”
“你明白就好。
”
侯老点了点头,然后继续说道:“至于上清珠,则是唐玄宗赐给儿子李亨的东西。
”
“李亨小时候,很得唐玄宗的喜爱,甚至曾经对人说过,此儿甚有异相,他日亦吾家一有福天子。
称赞之后,他就叫人到皇家府库中取来珍藏的宝物上清珠,亲自用绛色轻纱包裹,然后系在李亨的脖颈上,以增吉祥。
”
说话之间,侯老叹道:“不过,古代的皇帝最善忘,也就是所谓的天家无亲情。
反正李亨长大以后,尤其是成了太子之后,父子之间就隔阂起来,甚至唐玄宗几度想废了这个太子。
不过恰好遇上了安史之乱,唐玄宗无奈退位,才让李亨熬出头成为了皇帝。
”
“不过,李亨这个皇帝也不好过,即位六年就死了。
这六年之中,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而且死得也不光彩,是被唐代第一个执掌兵权,祸乱宫廷的太监李辅国吓死的。
”
说到这里,侯老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