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赑屃的脑袋(1/4)
碑是什么,三言两语也难以解释清楚。
不过也可以肯定,把文字刻在石头上,那就是碑了。
或许在古人的心目中,石头千百年不朽,那么把文字刻在上面,也可以随之流芳百世。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在石碑上的文字,一般是十分随性的,刻什么都可以。
但是随着时代发展进步,碑的意义也随之提高,那么碑上的文字也开始讲究起来。
普通的碑文不提,最庄重严肃的碑刻,应该是古代帝王功绩碑了。
身为帝王,恐怕最在意自己的身后评价了,哪怕是一个昏君,也不会承认自己昏庸无道。
毕竟也不是谁都有路易十五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敢堂而皇之叫嚷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做人,还是需要一层遮羞布的。
所以有的时候,本来记载功绩的碑文,也慢慢地开始变味,成为了帝王将相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载体。
不管有没有功绩,反正都能够无中生有变出来。
相比之下,还是武则天聪明多了,而且十分明智。
知道功绩这种东西,不是自己说有就有的,所以干脆立了个无字碑。
果不其然,后人在批判她的同时,也不会彻底抹杀她的功绩,甚至予以了比较高的肯定。
至于眼下这块金碑,细看之下,却也是宣扬帝王功绩的碑文。
而且通体由黄金铸造而成,单单是这一点,那就太有分量了。
“到底是谁这样奢侈,居然用黄金来铸碑,牛大发了。
”与此同时,俞飞白惊奇道:“咦,我怎么看得碑文上的功绩,好像有些熟悉啊。
”
“起于寒微,举义讨元,平定天下,年号洪武……靠,原来是朱元璋。
”
一瞬间,俞飞白反应过来,然后十分惊异道:“这居然是朱元璋的神功圣德碑。
不对啊,我去过南京明孝陵,在四方城的碑亭之中,也有一块神功圣德碑。
导游说那是朱棣自己亲手撰写碑文,然后让人精心雕刻的。
石碑应该还在,不至于跑来这里吧。
”
当然,大家也明白,这块金碑与南京明孝陵的石碑,肯定不是一回事。
毕竟不仅是大小各不相同,最重要的是材料有高低之分。
不过,大家同样有几分奇怪,既然已经有石碑了,又何必多此一举弄一个金碑呢?
然而,这是这细节,最重要的还是金碑的本身。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