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将之做为一种壁垒(3/4)
个认证工作不是免费的,是要收费的,而且费用还不便宜。
这事说得好听一点,是安全质量认证,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准入证”,只有获得了认证委员会的合格认证,才能够获得进入太空基地的许可。
这个就像是美国人、欧洲人进行干的一样,华夏厂家生产的食品、药物等产品想进入他们的市场,就必须得到他们设立的机构的认证才行。
这里面有两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个是美国国务院保健与服务部的公共健康服务署下属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出的fda认证,另外一个是欧洲人推出的汽车排放标准。
通过fda认证的食品、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等产品,被全球公认为是对人体有效且能够确保安全的产品,是产品品质与效果的全球最高标准证明。
自1990年以后,美国fda与iso组织等国际组织密切合作,不断推动一连串革新措施。
尤其在食品、药品领域,fda认证成为世界食品、药品的最高检测标准。
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最高食品安全标准。
只有申报的产品经过对人体使用产品后的143个关键检测点位作监测,对2-3万人持续3-7年的监测,完全通过合格的产品,才会核发fda认证。
当然,美国的fda无论多么严苛,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们本国的制药企业、食品公司是一定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他们不可能制定出来一个就连本国企业都无法达标的标准。
再加上一个fda认证周期做下来,花费的资金是个天文数字,高达数亿美元之多。
苛刻的技术要求,昂贵的认证费用,两者加在一起,就把很多外国企业阻挡在了美国消费市场之外。
欧洲制定的汽车排放标准同样如此。
欧洲早前2005年的时候,就开始在成员国境内强制实施欧iv标准,而在华夏的首都燕京,直到2008年奥运会前夕,才开始强制推广欧iii标准,而在华夏境内的绝大多数城市,还是实施欧ii,甚至是欧i标准。
汽车排放标准越高,那么对汽车生产工艺的要求越高,无形之中,就加重了他国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难度。
甚至根本就不可能进入欧洲市场销售。
这两个例子所折射出来的,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问题。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